民企“联强”放胆打造不锈钢基地

2003-08-07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在全市四大钢铁产业基地中,溧水联强占据一席之地,与南钢、梅山、龙潭华新丽华比肩。在这四大基地中,联强是我市发展钢铁产业向民资要增量的典型案例。一个在南京并没有多大名气的民企为何被政府列为重要的产业基地?近日,
    记者来到溧水,探访联强。杀个“回马枪”——联强毅然卖掉外地两家普钢厂回宁发展印象中,联强是个外地的民营企业,采访后才知道,联强的“根”在南京,只不过前几年一直在外地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联强走出南京“炼钢”,分别在新疆和东北投资建厂,生产普钢。两家普钢厂的年销售额分别达到了30亿元和20亿元,年利润合计超过2亿元,在当地颇有名气。
    前年,联强在贵州投资了一个项目,开工时邀请了南京市有关领导。当这位领导看到联强在外地的发展规模后,立即向其发出邀请——回南京发展。此后,市和溧水县各级领导又多次上门拜访,情真意切。联强被政府如此重视民营企业
    的诚意所感动,也由此感受到南京投资环境的变化。联强决定迁回家乡“炼钢”。2001年签下合同,2002年6月厂房打下第一桩。
    在产品上,联强瞄准了钢铁产业的高端产品——不锈钢。目前,全国70%的不锈钢依靠进口。但上马不锈钢项目意味着巨大的前期投入。资金缺口很大,怎么办?联强毅然决定,卖掉外地两家普钢厂,把资金全部撤回,目前整个项目的
    前期投资已近10亿元。对此,联强集团董事长傅宜东解释说:“我们也要用决心和行动回报政府的诚意。”
    点评:环境是“气候”,企业是“候鸟”,哪里的气候合适鸟就飞往哪儿。联强的“回迁”,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正在成为南京开放发展的加速器。
    谁说不可能——联强上马不锈钢,99%的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一年后,13万平方米厂房平地而起“一个民营企业,竟然‘放言’上马30万吨冷轧、60万吨热轧,一年前99%的人认为这有点‘天方夜谭’。”的确,放眼全国,张家港
    的浦项不锈钢项目,投产6年,年产量不过30万吨;宝钢在宁波投产的不锈钢项目,年产20万吨……傅宜东并不讳言当初所承受的压力。但让他感到宽慰的是,一年来,市、县政府总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他。市委书记罗志军曾先后三次来到联
    强,指导工作,解决困难,鼓励联强做大做强。
    用电是联强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它的投产,将使整个溧水的用电量翻两番。分管副市长为此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最后,市供电局投资5000万元在厂区内建了一个变电站,专给联强供电。
    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1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在溧水开发区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冒着酷暑进行设备调试,力争下月投产。而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前不久召开的订货会上,今年计划的生产量已全部达成了销售意向,共签订了26亿元
    的订货合同。
    点评:联强的顺利建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政府的全力支持给了企业底气。这表明南京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一切为了投资者”的理念正在逐步化为实际行动。
    不谋而合——联强全力建设不锈钢基地,正好呼应了南京沿江开发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路傅宜东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一期全部达产后,年产销将突破100亿元。”
    而让他感到信心百倍的是,市政府将钢铁纳入沿江开发五大支柱产业,并把联强作为南京四大钢铁产业基地之一。为扶持五大产业,政府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政府的战略眼光如此远,一个民营企业享受的待遇如此高,确实
    出乎我的意外。现在看来,联强迁回南京发展的决策完全正确。现在企业都希望政府能亲商、安商、富商,南京制定这样的产业政策就是最好的体现。”
    目前,联强已依照南京钢铁产业规划,拿出了一个3年发展蓝图——用3年时间组建5个合资企业,形成联强工业园,总占地3000余亩,厂房50万平方米,生产各类不锈钢200多万吨,年产销将达到250亿元。
    点评:把民企纳入全市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思想解放谋发展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联强与政府产业发展思路不谋而合,昭示着企业和政府对市场脉搏的准确把握。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