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执着的绿色追求

2007-09-12 08:10 来源: 我的钢铁

看不到钢花飞舞,闻不到煤焦气味,听不到钢铁的轰鸣声……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绿肥红瘦。昔日的“江南一枝花”,今朝更加妩媚动人。

“吨钢综合能耗从10年前的1.3吨标煤下降到目前的0.717吨,居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前列;富余的煤气、蒸汽、余气都已经用来发电;在所有污染物均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去年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烟(粉)尘排放量继续大幅削减……对马钢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喜人成果,日前到马钢视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予以了高度评价。

这一切都源于马钢人永不停步的绿色追求,源于新一届马钢决策者对未来负责的“绿色创造”意识。

淘旧引新造“绿”

7月17日下午4时,随着一声令下,马钢对第一炼铁总厂3号高炉实施了永久性停产,这是今年以来马钢淘汰的第五座300立方米炼铁高炉,累计淘汰炼铁能力200万吨。如果加上在此之前淘汰的小电炉、小轧机等150万吨落后产能,相当于马钢前32年所达到的生产规模。

淘汰落后,马钢大刀阔斧、超前主动。早在“九五”末,马钢就率先在全国冶金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是一条线一条线地淘汰,而且是一个厂一个厂地淘汰。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马钢今年淘汰的5座高炉,可以生产到2010年,但他们主动提前了3年。那些被淘汰的高炉、烧结机、平炉、电炉、初轧机、复二重线材轧机等设备,比起仍在呼呼干的小轧钢厂的设备,要先进得多!

在淘汰落后的同时,马钢开始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治理污染。过去,马钢炼钢平炉所排放的烟尘对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所谓“天上是黄龙、地上是黄尘”。为根治这条“黄龙”,他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7亿多元完成了“平炉改转炉”项目,使盘踞马鞍山天空几十年的“黄龙”彻底消失,钢城重现蓝天白云。

淘汰落后为发展“绿色创造”产业腾出了空间。从“九五”末的300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500万吨配套生产能力,马钢新建扩建的技改项目,都是在淘汰落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厂房、公辅设施和存量土地建成的,新征地很少。

“建就建一流”,马钢在淘汰落后的同时,先后投资400多亿元实施了“十五”和“十一五”两轮大规模高起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伴随着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马钢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冷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生产线,不仅实现了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实现了节能减排质的飞跃。H型钢,高速线、棒材,冷、热轧薄板,车轮、轮箍和冷镦钢,被誉为钢铁产业的“绿色创造”,一个可与世界最先进钢铁企业相媲美的全新马钢展现在世人眼前。

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在对马钢进行环评时,曾这样评价:马钢以强烈的绿色创想和创造精神,为我国制造业探索一条低成本、高环保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优秀范例。

自主创新创“绿”

仅靠淘汰落后,可以削减重大污染源,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全部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马钢把大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作为深化节能减排、控制生产过程污染的主攻方向。从2000年起,马钢承担了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冶金系统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的建设工程,相继建成3台全烧高炉煤气锅炉,利用效率达到92.13%,跃上国内领先水平。在这些重大技术攻关的过程中,马钢热电厂的科技人员集成了多项国内最新锅炉燃烧技术,创造了多项发明专利,并形成了马钢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我国锅炉全烧高炉煤气的技术空白,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节能环保示范项目之一。

通过对热电总厂煤粉锅炉掺烧和全烧高炉煤气的技术改造,目前仅马钢老厂区的6台热电锅炉全年利用高炉煤气量将达到33亿—35亿立方米,折合成标煤42万吨,每年减少粉尘发生量12万吨。马钢热电总厂从2000年开始对高炉煤气全面实现综合利用以来,累计回收利用高炉煤气近134亿立方米,折合成标煤171万吨,减少粉尘发生量51万吨。按每吨标煤503元计,共为马钢节省了8.6亿元的购煤成本。

有针对性地组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攻关与自主创新,球团及厚料层烧结技术、负能炼钢技术、控冷控轧技术、蓄热式燃烧及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等一大批具有显著节能和环境保护效果的新工艺、新技术得以生根开花,其创新点和取得的效果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节能减排必须舍得投入。“十五”以来,马钢直接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投资超过50亿元。年产500万吨薄板的马钢新区本月即将投产,全部总投资270亿元,其中节能节水设备就用去了40多亿元。但他们算大账。“没有节能就没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没有环保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能源环保部王卫东经理告诉我们。

循环经济长“绿”

从上世纪50年代的“江南一枝花”,到今天提出建设“绿色马钢”;从当初的清洁生产到今天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是马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钢铁工业是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会排放出富余煤气、蒸汽、废渣、废水。对这些别人看来的“废东西”,马钢人却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马钢人超前的观念;“钢铁企业无废物”,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各类固体废弃物全部得到了回收利用。

高炉瓦斯灰成为烧结工序的原料,被成功分解为铁精矿、炭精粉和尾泥三种产品。过去令人头疼的炉渣,马钢巧施妙法,建成了年产40万吨的矿渣微粉生产线以及年处理能力80万吨的热泼工艺的钢渣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钢材加工产生的部分边角料,也被用在了薄板等高档钢材产品的包装材料上。

大胆创新,成功实施我国首个干熄焦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用副产二次能源(含余气、余能、余压资源)替代一次性购入能源,用低价能源替代高价能源,马钢实现了负能炼钢。“十五”以来,能源成本占产品制造成本的比重下降了三成。目前,马钢年自发电量21.3亿千瓦时,占企业用电总量的40%以上,相当于节约用煤110万吨。

水是钢铁生产中大量消耗的资源,马钢地处长江之滨,取一吨水只需2分钱,但他们惜水如金。在马钢老区投资亿元,每天可处理10万吨污水;全面推广节水工艺技术,采取按质用水、串级用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综合利用,马钢污水排放量和吨钢耗新水量大幅降低,吨钢耗新水由2000年的70吨降至目前的8吨左右,在沿江钢铁企业中是最低的,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4%。

“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就是对未来负责,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就是对社会负责,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就是对百姓负责。”马钢集团总经理顾建国说。这是马钢公司责任感的高度体现,也是他们不懈的绿色追求。(来源:安徽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