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三十年发生巨大变迁

2008-11-03 07:41 来源: 我的钢铁

钢铁生产规模由不足百万吨增至一千万吨,稀土由小规模、试验性生产发展为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销售收入由4.97亿元增至328.49亿元,利润由1690万元增至27.1亿元,上缴税金由3397万元增至27.7亿元……这是1978年以来发生在包钢的真实故事。

是什么使一个老工业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探寻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制度变革——包钢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策,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1978年,包钢一举结束了连续11年亏损的局面。1979年,包钢投产20多年来产钢首次突破100万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在此得到了生动显现。

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包钢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钢铁工厂向真正意义“市场主体”的转变。1998年,包钢由工厂制改革为公司制,初步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和母子公司集团化管理体制;1997年和2001年,“包钢稀土”、“包钢股份”先后上市;2003年,包钢完成债转股登记,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造为包钢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职能管理部门由改制前的38个缩减为14个,员工由最多时的10多万人减少到目前的4.9万人;1997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1999年实行医疗制度改革;2001年公安移交地方;2004年所属42所中小学校移交地方;2006年,二冶移交中冶;2008年,19家辅业单位整体改制……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和辅业改制分离使包钢不断精干主体、轻装上阵。

结构调整——包钢发展进步的根本途径

建立在装备升级、技术进步基础上的结构调整是钢铁工业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也是包钢做强做大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包钢投巨资引进德国西马克、意大利达涅利等世界一流生产线,以连铸化、连轧化、连续化和自动化为目标,对建厂初期的原苏联钢厂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目前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装备比率达到90%。炼铁高炉全部扩容改造和新建为现代化大高炉;炼钢淘汰了平炉、模铸,实现了大转炉、全连铸生产;轧钢淘汰了初轧和复二重线材等落后产能,由只可生产钢轨和少量无缝钢管发展为板材、管材、重轨及大型材、线棒四大精品生产线,板管比达60%。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奥运场馆、西气东输、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而且远销四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稀土产业曾为“神五”、“神六”和“嫦娥1号”运载火箭提供重要器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包钢彻底攻克长期困扰生产的“三口一瘤”难关,1988年絮凝选矿工艺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白云鄂博矿难选难炼这一世界级难题基本解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包钢高炉利用系数突破了建设初期专家的最高预测,由1978年的0.88吨/立方米·日达到现在最高时2.2吨/立方米·日左右的水平,高炉铁水单位产出量翻了一番多。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包钢实现了由单纯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的质的飞跃。CSP生产线被德国西马克公司确定为全球样板工厂和亚洲第一家技术培训基地,薄板、无缝钢管及高炉炉顶技术实现对国外输出。近两年包钢的CSP和高速钢轨领域两项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包钢每年研发的新产品都在60种以上。稀土产业共有200余项科研成果和产品分别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等奖项。

科学发展——包钢发展进步的持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包钢的发展理念不断升华。由最初满足物质紧缺时代社会对钢铁产品的低水平数量需求,到十六大后适应竞争需求的高水平产量扩张,再到目前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走“绿色钢铁”科学发展之路,包钢在理念、思维上正在迅速与国内外一流企业接轨。“十五”以来,包钢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累计投资4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或节约资金10亿元以上。特别是近五年包钢更加注重打造绿色企业,吨钢能耗降了300多公斤,耗新水从20多吨降到了7吨多。大力推广使用“三干三利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干熄焦、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烧结的半干法脱硫,都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在全国首家实现了六座高炉全部使用干法除尘和TRT余压发电。包钢率先开始建设全国示范生态工业园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在我国2007年首次评比的“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中位列第一,一举由“污染大户”变成了“环保明星”。

30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变革、结构调整、科学发展是包钢不断前进最重要的三大动力。在实现销售收入和资产总值双百亿美元和打造世界“稀土谷”的过程中,包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续写更为恢弘壮丽的钢铁传奇。(来源:包头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