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钢烧结厂:风雨逐浪行 烧结大跨越

2009-09-29 10:12 来源: 我的钢铁

20年前,为专业化大生产需要,从更加有利生产管理出发,烧结车间从三钢炼铁厂剥离出来单独组建成立烧结厂。20年来,烧结厂伴随着三钢的发展而壮大,在奋进拼搏中茁壮成长,在三钢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不可抹灭的印记。

20年烧结产量增长20倍

20年光阴,白驹过隙。20年磨砺,玉汝于成。

烧结厂从建厂初期的年产28万吨烧结矿到现在的年产近600万吨烧结矿,20年产量增长20倍!

通过新工艺、新技术的成功运用,新科技的自主创新,烧结生产实现了产业升级、技术更新历史性变化。2009年烧结矿产量计划530万吨(因1#高炉大修56天),上半年在限产的情况下仍然达到290万吨。各项指标均排在全国同行业同类型烧结机的第一方阵内:新、老系统利用系数分别为1.81、2.40;烧结矿转鼓强度分别达77.27%和70.52%;合格率分别为94.79%、92.43%;碱度一档率分别达95.06%、84.72%;品位分别为57.36%、57.73%;固体燃耗为40.1公斤/吨,工序能耗为43.77公斤标煤/吨,尤其是130烧结新系统在2009年上半年平均工序能耗比上年同期降低了2.58公斤/吨,能耗指标排在全国钢铁企业100m2级以上烧结机名列首位。而1989年9月14日,刚组建烧结厂时,当年二烧车间年烧结矿产量仅仅28.81万吨,利用系数0.96,设备作业率71.62%;综合合格率46.22%;含铁品位是51.69%。

烧结厂刚刚起步之时,为了满足年产钢50万吨的需要,总厂对年轻的烧结厂提出了"迅速分开,平稳过渡,把生产搞上去"的要求。烧结厂发挥专业管理的优势,乘势而上,在提高产量,满足炼铁需要上下功夫,当年产量比上年提高5万吨。

1994年2月,二烧车间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在装备上建成两台27.2m2新型尾架平移式烧结机,至此,二烧车间共有4台烧结机,总有效面积为102.4m2,新增能力44.68万吨,年产烧结矿达到91.57万吨,全部为高品位高碱度烧结矿。此后8年里,烧结厂在没有新建设备扩大产能的条件下,向管理要效率,向科技进步要产量,至2002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平均每年以10万吨的速度增长,保证了三钢钢产量从50万吨向100万吨,200万吨跨越式增长的需要。

为三钢300万吨钢规模配套,2002年11月26日130平方米烧结机破土动工,2004年2月22日正式投入生产。2003年5月29日,烧结厂新料场开始破土动工,11月8日新料场建成并开始供料。两大工程的建成,标志着烧结厂设备大型化改造目标的基本实现。2004年,烧结矿产量达到298.22万吨,比上年增产81万吨,130平方米烧结机大型化的优势充分显现,烧结生产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既快又好时期。2006年,烧结矿产量达到38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22万吨,增幅达5.03%。也就在这一年的11月5日,三钢400万吨钢配套项目的180m2烧结机破土动工、2007年8月8日投入生产,实现了当天投产即达产的优异成绩。2008年烧结矿产量达到552万吨,烧结厂的发展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技术创新成为烧结发展的有力支撑

20年来,烧结厂始终以科技强企战略为指导,积极实施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大力推进"进军高端技术领域、完善前沿领军工艺"战略;形成技术创新"五大原则":技术创新遵循坚持生产发展的需求原则、高效益原则、成本领先原则、快速高效原则、规范运作原则;搭建起生产管理"六大平台":搭建解析-优化的原料预配料平台、智能-高效的烧结指挥平台、快速-协同的技改平台、高效-恒定的检修平台、经济-标准的工艺操作平台、全面-准确的质量评价平台,打造出国内先进的有最前沿工艺技术支撑的、最先进脱硫技术、最合理工序布局、最科学设备管理的烧结生产线。

1994年,二烧车间二期扩建工程投产后,为改善烧结性能,稳定成份,提高质量,当时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配加进口澳矿,对改善褐铁粉矿烧结具有突破性意义;二是对尚未正常投用的综合料场组织攻关,并于1995年3月正式全面投用。这两项攻关的成功,使烧结原料结构与生产组织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仅使烧结产量上一个大台阶,也让烧结人尝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甜头。

1998年4月30日,烧结厂2台24平方米烧结机烧结面积扩大到27.2平方米的改造竣工投产;同一天,小球烧结也一次投料试产成功。两个项目的投产使烧结生产如虎添翼,特别是小球烧结是烧结生产工艺的一次革新,为烧结产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跨入新世纪,烧结厂的技改力度大大增强。在2001年至2003年间,烧结厂四大技改大大提升了烧结生产水平:一是自行设计改造的两台33m2烧结机(即1#、2#烧结机改造工程)投入生产。二是料场车间料堆塌方攻关,解决了长期以来每逢雨季就频繁塌方的难题,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三是工艺上实施了"热风烧结",促进烧结矿指标的进一步提高。四是采用了蒸汽预热技术,促进烧结过程更快、更好地进行。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烧结矿产量从160万吨推高到203万吨。

130m2烧结机的建设,使烧结生产实现设备大型化,给烧结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烧结人以此为契机,提出了“打造全国一流130m2烧结机生产指标”的奋斗目标。他们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进,先后在2006年3月对130m2烧结机实施全密封技术改造,2006年8月实施了梭布料仓蒸汽预热提高料温技改。这些在全行业数一数二的技术,为烧结厂带来丰厚的回报:实施全密封技术后,烧结机系统漏风率降低,有效风量增加,烧结料层厚度提高,使烧结利用系数提高0.07吨/平方米.时,产量提高了4.55%,一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60万元以上。梭布料仓蒸汽预热改造后,混合料温度提高了29.4度,利用系数提高0.02t/m2h,平均烧结矿日产提高59吨,固体燃料消耗降低1.59公斤/吨,烧结矿成本降1.49元/吨,全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500万元。同时还对烧结机机头、机尾密封装置进行改造,年效益也可达202万元。

2007年8月8日,180m2烧结机投入生产,实现了当天投产即达产的优异成绩。凭借着“130"烧结机改造的成功经验,他们对"180"工程给予多处改进:增设了0#线管状皮带、台车车体采用低硫高球化的专用球墨铸铁铸造、炉条采用高铬耐热铸铁精密材质、实施机头机尾全磁密封以及自动润滑系统改进等,相比“130"烧结机,新设备磨合期大大缩短,有力地促进生产全局的发展。

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立潮头

烧结厂在跨越式发展中,还成功地将科技创新、现代先进的技术与节能减排无缝对接,创造出世界首创的烧结机选择性脱硫工艺,使脱硫率达到90%以上,两套脱硫系统一年可脱硫7000多吨;全国首创的烧结机全密封技术使吨矿可节约0.8公斤标煤;还有余热回收、补气装置等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立下新功。

烧结厂第一套脱硫装置是于2007年10月18日随着180m2烧结机投产投入运行的。这套脱硫装置是采用选择性分段脱硫技术,在国内同行业是第一家,也是世界首创技术,脱硫率达到90%以上。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降低运行成本,他们制定出将日耗生石灰70余吨下降到55吨的攻关目标,经过一年的攻关,终于实现目标,使选择性脱硫工艺更加成熟,更有推广价值。第二套脱硫设备于2008年11月30日建成投入运行,二期脱硫是130m2+200m2两台烧结机共用一个脱硫塔,经过坚持不懈的攻关,两套脱硫都实现了低成本运行的目标,第一套脱硫系统现在每天的生石灰消耗18吨,第二套脱硫系统每天生石灰用量仅9吨,石灰的用量减少年降低成本120万元;而且每小时可以节省电耗800度左右,仅节省电耗就可年降低成本336万元,该项目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余热回收工艺是关系到烧结生产中实现有效节能的重要环节,从工艺的摸索提高到设备的优化配置改造都是攻关项目的重点。现在,烧结厂已取得了数项攻关成果:一是煤粉改焦粉后燃料配加的攻关;二是1#、2#带冷余热回收的技术改造;三是通过烧结杯试验,科学地掌握配加焦、煤粉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负压等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目前烧结新系统余热回收成为节能减排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半年就回收蒸汽8.3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万吨,按1吨蒸汽可发电115度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200万元。(来源:三钢)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