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循环经济助推科学发展

2010-06-29 11:17 来源: 我的钢铁

日前,山东钢铁集团济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DM项目顺利通过了现场核查。自2007年3月成功注册以来,该项目已累计获得收益2700多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成为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指标签发量最多、收益最大、项目运作最成功的CDM项目之一。而这仅仅是山钢集团节能减排工作其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钢铁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倾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以生动的实践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深刻诠释。

转型:循环经济突破发展瓶颈

随着环境与资源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粗放型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已逐渐走到了尽头。

仅以水资源为例,山钢集团莱钢属于典型的季节性缺水区域,原设计产能只有50万吨,“十五”初期,曾有专家断言,莱芜地区的水资源只能支撑200万吨左右的钢铁产能;而山钢集团济钢地处泉城济南,水是这座城市的“魂”,如果走传统发展的老路,整个济南市的水资源都让给济钢“喝”了,恐怕也不够用。

与此同时,山钢集团的发展还受到了来自土地、物流运输、资源和环境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摒弃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浪费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有模式。否则,企业难以生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山钢集团终于闯出了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捷径”,那就是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节能减排,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5年,济钢、莱钢年产量双双超过1000万吨,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两单位均实现了增钢不增水、不增污、不增废,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了企业与城市、社会的和谐共生。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发展循环经济首批示范企业名单中,济钢、莱钢赫然入列,成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和标杆。

探索: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

按照“减量、再生、循环”的“3R”原则,山钢集团构建了钢铁企业的物质循环新流程,在钢铁产品制造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能源转换功能和废弃物处理消纳功能,使资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转化、废弃物高效再生,把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渣、尘、水、蒸汽、煤气、热量等资源能源全都循环起来、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利用能源,实现了“钢厂无废物”。

“渣山”不见了。如今,在山钢集团已难觅渣山的踪影,他们通过开发应用钢渣水淬工艺、烧结污泥喷浆工艺、钢渣处理工艺等,使它和各种粉尘等固体“废物”大部分循环进了钢铁流程之中,有的被送到矿渣微粉生产线,变成优质建材,全都成为“有用之材”。

水的循环利用走在同行业前列。济钢创新用水模式,实施“分质供应、分级处理、小半径循环、分区域闭路”,充分发挥济南市东联供水工程和济钢综合污水处理厂作用,使深井水零提取、矿井水资源化,吨钢耗新水同比降低0.08立方米。而莱钢则大胆尝试无水或少水工艺,根据工艺特点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的串级利用,形成了“三干多串零排放”节水模式和工业水循环链,吨钢耗新水达到3.43吨。

余热余能的循环利用得到大力推进。山钢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应用了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先后建成了高炉余压透平发电(TRT)、燃气蒸汽联合发电(CCPP)、干熄焦发电以及炼钢、烧结余热发电等一批利用余热余能发电项目。2009年,山钢集团余热余能发电总量达到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济钢、莱钢吨钢综合能耗同比分别降低18千克标准煤和16千克标准煤,全面完成与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和排放指标。

循环经济不仅推动了资源的节约利用,还使钢厂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位于莱钢排污河下游的葫芦山水库,曾一度污染严重,而如今却重现鱼欢虾闹、水清如镜的美丽景象。在济钢高炉旁,利用生产循环水养殖的热带鱼在大池塘里欢蹦跳跃,每年可出产鱼5万公斤,成为厂区一大景观,济钢已成为钢铁行业第二家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2009年,济钢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261天,同比减少烟(粉)尘排放300吨,减排COD528吨、SO22200吨,营造了天蓝气净的优良环境。

此外,山钢集团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到企业以外。如山钢集团干法熄焦等一批节能降耗、循环经济技术,已经具备了从总体设计、装备制造到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并且成功实现了技术成套输出,先后承建了广西柳钢100吨干熄焦、江苏淮钢和沙钢烧结机余热发电、云南昆钢煤调湿等项目,为国内多家企业提供了实施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解决方案。

创新:循环经济动力之源

观念创新是先导。创新思路源于创新观念,只要观念新“废物变成金”。山钢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如污染物和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创意无限,资源无限;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废弃的资源;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消灭企业,等等。这些新理念引领他们不断解放思想,进入未知领域,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瓶颈。在具体实践中,山钢集团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丰富循环经济的实践内涵。

技术创新作支撑。钢铁生产多工序、多环节、技术工艺高度集成的特点,使其蕴藏着巨大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潜力。山钢集团立足于自主开发,加快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集成应用,力求充分利用资源能源。济钢先后自主开发了120多项节能清洁工艺技术,形成专利117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7项。莱钢近年来也已完成利用冶金废气生产合成氨的研究、低合金高性能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等研发课题300多个,在一些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

管理创新作保障。山钢集团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推行六西格玛精准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走上精益六西格玛科学发展轨道。其中,济钢创新激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有效引导各单位珍惜资源、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促进了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莱钢近年来完成循环经济标准44项,其中6项标准上升为山东省地方标准,《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指南》还上升为国家标准。

当前,山钢集团正在加强低碳发展战略研究,着力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生产运营中,进一步充实丰富“突出沿海、优化内陆,精品与规模并重”的发展战略内涵,同时继续发挥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方面的传统优势,不断创新,不懈追求,以“低碳经济引领钢铁生产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续写企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