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兴铸管勇闯市场发展纪实

2013-06-20 10:26 来源:钢联资讯

6月5日晚,当《中国冶金报》记者刚刚到达新兴际华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的驻地时,该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杨明生就向记者通报了一个好消息:“今天下午,芜湖市委市政府召开了2012年度芜湖工业50强发布会,芜湖新兴铸管有限公司荣列第二位。与此同时,我们还荣获‘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

记者上一次来到新兴铸管采访还是2004年。时隔9年之后,再次来到这里,记者感受到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背后的巨变:人均收入增长近7倍

2003年4月27日,新兴铸管股份公司和原新兴铸管集团共同出资,对芜湖钢铁厂、芜湖焦化制气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了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现为新兴际华集团下属企业。

谈到公司重组以来的发展轨迹,该公司总经理李成章给记者列数了一组数据。重组前,原芜湖钢铁厂濒临破产边缘,年销售收入3.8亿元。重组后,截至2012年底,该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8.21亿元,上缴利税29.19亿元;总资产达到144亿元,为重组前的35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亿元,为重组前的50倍。重组前,原芜湖钢铁厂职工年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主要依靠政府协调、贷款发放。2012年,该公司职工年人均收入为6.03万元,比重组前增长近7倍。重组前,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污染十分严重。近年来,芜湖新兴铸管先后投入6亿多元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环保系统,增设各类除尘器近60台(套),废气处理能力新增每小时560万立方米,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这一串串翔实的数据,不仅是经济指标的完成和超越的记录,更记载着芜湖铸管人在改革风雨中顽强成长、逐步壮大的历程。

据李成章介绍,重组之初,该公司全盘接收、安排了原企业所有在岗的2496名职工,以及近100名停薪留职职工、352名待岗家属工(含女工231名)和148名家庭困难的内退职工。重组之后,该公司新吸纳社会就业2000余人,招聘大学生500余名。

最近,该公司产品传出喜讯,成功开发生产球墨铸铁管顶管,顶管总长6215mm,直径1200mm。据介绍,球墨铸铁顶管施工技术是在球墨铸铁管的基础上,通过外包水泥和增加法兰及加强筋等措施,形成能借助顶推装置,在不开挖沟渠的情况下,将管道在地下逐节顶进的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整条管道材质的一致性,是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

目前,该公司现已能够生产多种接口型式、多种防腐处理的球墨铸铁管,并成功开发出数字化离心机,打破了国外碳排放的贸易壁垒;在优特钢生产方面,成功开发和批量生产出冷镦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轴承钢、齿轮钢、模具用钢、油缸活塞用钢等100多个钢种。

2011年,该公司通过了ISO16949汽车用钢质量体系审核,并获得轴承钢、压力管道(管坯)等产品制造许可证书。“新兴”牌球墨铸铁管的生产规模、综合技术实力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7%,3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兴”牌特钢产品在短短的几年过程中逐步扩大了市场范围,直供用户率逐步提升到40%以上。

管理创新的跨越:用市场化管理破解市场难题

芜湖新兴铸管既没有廉价的矿石资源,也没有高利润的产品。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如果按部就班,该公司同样会陷入亏损境地。面对生存压力,芜湖新兴铸管及时推行“225”管理创新体系:以“两制”为抓手,以“两个中心”为载体,以“五个体系”为工具,建立“全面对接市场,全程循环管理,全员参与经营”的管控模式。

通过市场化管理破解市场的难题。2009年~2012年,芜湖新兴铸管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8.1%,利润年均增长15.8%。

“两制”,即“产、供、销、运、用”联动机制和“模拟法人运行”机制。“产、供、销、运、用”联动机制架起了对接外部市场的桥梁,进一步紧密贴近资源、产品两个市场,提高适应能力,把握市场变化,对市场的变化第一时间共同做出快速联动反应,形成以利润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产品两个市场为纽带的有机体式运行。

从2012年4月份开始,优特钢市场总体偏弱,常规品种亏损严重。销售中心和特钢部联动,及时调整产品方向,着重开发和销售了利润好的石油开采用钢,铁路钩尾框用钢,煤机用钢,模具钢,增加利润1900多万元。此外,他们还不断调整销售模式,推进终端直销,减少代理销售,从2012年初起步,当前达到38%,2013年底达到50%,并打造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直销团队。

铸管、优特钢对铁水质量要求高,而普钢对铁水质量要求低,炼铁部采取分高炉生产不同品质铁水的方法,降低配矿成本。2012年以来,该公司非主流矿石配比已提高到29%,保持了150元/吨~200元/吨的成本优势。

“两个中心”即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今年以来,该公司炼钢部深入开展“两个中心”建设,千方百计把工序物料维修等各项成本费用降到临界点,真抓实干挤出吨钢利润,确保炼钢环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实现稳定经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李成章介绍说:“2013年11.2亿元的利润目标,将以169个利润中心为支撑。不能核算利润的单元,则设立成本费用中心,强化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共分解了462个成本费用中心。”以“两个中心”为载体使“模拟法人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到实处。

“五个体系”即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跟踪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五个体系”将深奥复杂的管理理论简约化,将管理的十八般武艺凝练成一套易学、易练、易用的套路,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工段长和班组长都能快速掌握。指标体系是将指标逐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保一级,人人肩头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

为全面实现年度经营预算目标,实业部把各项经营费用分解落实到各个职能环节和班组一线,每个班组针对年度核算分解到每个月份,每个月份分解到每个项目以及每个工作日,确保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工段,工段对实业部负责的良性态势。针对基层班组核算单位,实业部加大了考核检查力度,切实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全方位激活两个中心的核心作用。小到一盘绝缘胶布,大到拉矫机组维护、液压油等,实业部建立了明确的物料消耗责任体系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节约意识、成本意识。

再看看班组的行动吧!维修工段各班组拿出降本增效的方案和方法,挂墙分解确保实现班组的成本费用预算;钳工班为降低拉矫机组的更换维护费用,从润滑抓起,每天点检,机组故障率同比大幅下降;液压班把油耗当做班组工作的重中之重,2小时进行一次巡点检,多次避免漏油隐患……这些都是“两个中心”建设以来班组职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新体现。

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芜湖新兴铸管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了芜湖市大量人员就业。未来,芜湖新兴铸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十二五”目标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利润达到20亿元。“我们不以产能扩张来支撑‘十二五’目标,而是致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发展铸造产业园和矿渣岩棉,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深度挖掘铁水和炉渣潜热价值,实现增利并节能减排。”李成章说,“我们仍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推进‘225’管理创新体系,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打造国际一流强企!”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