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公司“一盘棋”管“活”铁成本

2016-04-21 09:24 来源:我的钢铁网 更多历史数据,上钢联数据

鉴于生铁成本在钢铁生产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度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千方百计降低生铁成本,成为各个钢企的“杀手锏”。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一季度,长钢公司生铁成本比上年降低295.13元/吨,降幅19.47%,降幅比例在总公司6家钢铁单位中排名第一。行业排名上,1-2月排名37名,比上年前移3名,比行业平均缩差36元/吨,确保了经营生产逐月向好的良好态势。

目标清晰让成本降之有道

年初的职代会上,长钢公司将今年定位为“求生年”。言外之意,对于长钢公司而言,要想在钢市的寒冬中生存下来,大力度降低铁成本是关键一步。降低生铁成本,“深化铁前经营一体化”管理思想和铁前“一盘棋”管理理念至关重要。为此,他们成立进口矿运作攻关小组、铁前降本攻关小组,以“低成本冶炼”为总思路,通过持续建立推进低库存管理,强化市场研判,优化烧结配矿结构、高炉炉料结构及燃料结构,降低焦炭采购及生产成本,提高自发电量等降低铁成本。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他们在如何发挥考核“杠杆”作用上动起了脑筋。调整完善考核办法,对铁前采购、焦化、熔剂等单位按照铁前“一盘棋”的要求调整设置。对采购部门,挂钩铁厂生铁制造成本考核分的80%,挂钩焦化厂冶金焦成本考核分的20%;对焦化厂,在以冶金焦成本考核的基础上,挂钩铁厂生铁制造成本考核分的30%;对熔剂厂,在以熔剂产品成本考核的基础上,挂钩铁厂生铁制造成本考核分的20%。通过绩效考核办法的调整,促使采购部门、焦化厂、熔剂厂三个单位都朝着降低铁成本的目标去努力;对采购部门建立起了行业排名考核办法,以提升行业排名为目标设定考核,有效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积极发挥考核和问责“硬杠杠”作用,对中层人员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以月度经营计划为刚性考核标尺,对一、二月份未完成月度经营任务的单位,下达了考核问责通报,否决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当月百分之百绩效工资;对钢铁主流程单位领导人员试行星级评价考核办法,挂钩成本、利润等关键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相应调整绩效薪系数。考核结果在公司媒体、关键场所张榜公布。指标完成好的,单位所有班子成员的收入都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完成不好的,视具体情况分别作出诫勉谈话、岗位调整、降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以此提升主流程单位管理团队的荣辱感、责任感、使命感。清晰的考核导向,提振和带动了长钢人的积极性,为更好地降低铁成本找准了发力点。

打破“标准”束缚一切工作让位降本

围绕“求生存”目标,长钢公司向自身发起了挑战,对“条条框框”进行“松绑”,以怎么有利于降本怎么来进行攻关,不断寻求更多创新之举。

认真学习对标企业大宗原燃料的管理经验,优化技术标准管理与制定方法。大宗原燃料由按照技术标准采购向“一单一议”合同约定质量的模式过渡。强化铁前系统单位的协调沟通,优化配料、炉料结构,适度放宽原燃料技术条件,降低焦炭采购及生产成本,引入喷吹高硫喷煤,开展基础性研究,优化工艺控制,进一步调整原燃料管控模式,拓宽了铁前系统降本渠道,为铁前一体化降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降本主体务实之举带动了措施落地

作为降本主体,有了清晰的工作目标、明确的降本思路、严格的考核办法,还要靠过硬的措施去支撑。

优化管控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持续推进低库存管理。建立港口—料场—料仓精细化预警管理机制。将原来外矿采购—发运—料场储存—生产消耗的配矿模式,调整为港口配料预测算—按需采购发运—生产消耗。将配矿工作前移至港口,降低了市场对生铁成本的影响;优化采购流程,由原先生产、技术、炼铁、供应四单位初选,调整为现货由炼铁和供应两单位初选,决策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完全对接;增加现货采购,现货比例由2015年的35%提升至74%;利用汽运、火运价差相互撬动,降低外矿物流费用,铁路运费在2015年一口价基础上降低31.33元/吨;调整炼铁燃料结构,引入低价喷吹煤;调整焦煤配比,降低焦炭成本。

优化工艺,深度挖潜,推进铁前降本。深化“生产组织、检修管理、配矿管理”三个一体化机制;炼铁厂合理选用碱性矿粉,提高固废使用量,优化炉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从原燃料供应、工艺参数优化、产品质量控制、能源动力平衡等方面出发,制定了提产过程中炉况注意事项,保障高炉顺行。开展工艺课题研究,配合公司开展“一罐到底”工作,完成了铁水罐保温剂工业试验。强化设备隐患治理,组织完成了炼铁厂生产联系确认制、设备检修开停机确认制及非常规作业标准初步审核,强化安全确认管理,保障生产高效运行。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带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整个系统的高效顺畅奠定坚实基础。



[查数据、做研究,上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